在合肥买房,有任何疑问欢迎拨打400-8908-365-505,咨询房博士。
刚刚!国家统计局公布8月70城房价数据。
合肥新房环比上涨0.6%,二手房环比下跌0.1%。
新房价格连续上涨6个月,不过二手房开始下跌!
一、10月70城房价出炉
连深圳都扛不住了
每月国家统计局都会发布的全国70城房价变动情况,通过这些数据情况,能大概摸清国内房地产市场的走势。
我们先看一下整体情况:
环比涨幅情况
4个一线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1%,降幅与上月相同。其中北京环比上涨0.4%、广州环比下跌0.3%,上海上涨0.3%,深圳环比下跌0.7%;
31个二线城市:新建住宅销售价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3%;二手住宅环比下降0.5%,降幅比上月分别扩大0.1和0.2个百分点。
35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4%和0.5%,降幅均与上月相同。
同比涨幅情况
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6%和1.3%,新房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二手房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二线城市: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二手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3%和3.2%,降幅比上月分别扩大0.1和0.2个百分点。
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3.9%和4.7%,降幅比上月分别扩大0.1和0.2个百分点。
01、新房房价上涨城市连续下跌
10月,70城新房价涨只有10个,比上月下降6个城市,可见全国房地产市场总体偏冷。
11月,上层发布助力房地产市场16条政策,相信会有一个反弹。
02、二手房降价城市持续高位徘徊
10月,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的城市有62个,依然在高位徘徊。
这个数量看着还是挺吓人的,近9成的城市二手房都在下跌,由此可见全国有多少个城市房价在下跌。
03、房价涨幅/跌幅前十
10月,70城仅10城房价上涨,而且向上浮动特别小。
别的城市不说,咱大合肥房价就是坚挺,又一次上榜,而且还是第二名。
再看跌幅最大的几个城市,其中排在前二的城市为:大连、牡丹江,跌幅最高达到1.2%。
其中一线城市深圳与强二线城市厦门新房房价均降幅0.7%,可见连一线城市都扛不住了。
看完整体情况后,我们明显能感受到房地产市场依然在筑底。
二、合肥新房连涨6个月
可谓一枝独秀
我们再把目光聚焦到合肥,这一次表现依旧亮眼。
在房价下跌的基本盘能逆势上涨,合肥出现逆周期的现象。
5月,合肥新房房价首次回升,止住了下跌的颓势。不过上涨幅度很小,只有0.1%。
经过了二批次、三批次集中供地,毛坯限价一步一步上涨,新房价格自然呈现一个上涨态势。
如今,合肥新房价格连续上涨6个月,而且看样子合肥新房价涨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不过,打新的朋友们要注意了,不要觉得新房价涨,就可以随意买房。
合肥楼市板块分化非常严重,如果在非热门板块入手,很有可能站岗。
三、二手房开始下跌 是站岗还是抄底?
看完了新房价格,咱们再看看二手房价格情况。
10月,合肥二手房市场经历了挂牌量突破13万套、日销量仅12套等事件,终于也扛不住了。
合肥二手房价格在连续上涨4个月,终于开始下跌。
10月,二手房销售价格下跌0.1%。虽然降幅很小,但也降了不是。
可以看到,二手房价呈一个下跌态势,预计未来价跌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为什么这么说?
1、二手房挂牌量激增。在明面上,二手房挂牌量105341套,在内网中,二手房已经突破13万套。
量大,市场竞争对手就多,自然议价空间就大。
2、成家量下跌。买的人少了,房东就会更着急了。
据悉,滨湖的二手房成交量一个月卖不出120套。有的门店一个月10套都卖不到。
据微博爆料,8月份,某壳二手房全市成交量只有1787套,较上月下跌24%。
具体到市区,仅成交二手房1451套。
同时,某壳9月份二手房成交量也是1400多套,几乎和8月份数据一模一样。
日成交不足百套,已经成为常态,50套都已经算多了。
3、曾经疯涨的小区已成站岗王。去年涨的最狠的小区,已经默默开始降价了。
例如曾涨到3.8万/㎡的祥源城,如今有房东挂价2.3万/㎡,跌了近1.5万/㎡。
四里河板块的万科森林公园也同样如此,曾一度涨到4万/㎡,如今也跌到3.2万/㎡。
同等小区,同等大小的户型,去年3.97万/㎡成交,今年仅2.89万/㎡,价跌近1万/㎡。
曾经入手的买房人,你们还好吗?
结语:
一边是新房持续上涨,一边是二手房阴跌不断。
这或许是当下合肥楼市最真实的情况,而且这种状态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返回合肥365淘房>>
在合肥买房,有任何疑问欢迎拨打400-8908-365-505,咨询房博士。
温馨提示:本平台所展示的各项信息来源于各类公开信息、开发商或代理商提供信息,以及售楼处和相关场地的人工采集信息等,仅供平台交流、参考之用。考虑到信息公开和采集的时效性及局限性,以上信息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或错漏,为保障您的权益,请在参考和实际使用具体信息时,务必注意向开发商及相关人员核实确认后再决策。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