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买房,有任何疑问欢迎拨打400-8908-365-505,咨询房博士。
365淘房 合肥站 风,越来越近了!就在刚刚,吹了一个多月的楼市松绑风,卷进了距离合肥极近的江苏无锡——明确松限购、降首付。这是江苏首个城市大范围松绑的城市,对江苏全域乃至整个长三角都有一定的信号意义。
01、江苏首个明确降首付、松限购城市
消息来源于3月30日,无锡住建局关于无锡市调控政策宣贯会议,列出了11条调控松绑政策(具体以当地政府公布为准)。
力度有多大?
从土地到首付、限价、公积金、人才、拆迁、装修包等,面面俱到。
其中力度最大的,就是图中表示的5条。
第3条,土地出让金支付周期拉长,一地一策,这给了不少民营房企喘气的机会。
第4-5条,降低首付比例、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是明确的降低购房门槛政策,刺激楼市成交。
第6条与第10条,则是明确的对限购进行了部分松绑。
除了这5条核心政策,另外6条其实也都是指向性的放松政策,降低房企成本、降低购房成本,推动楼市成交。
你很难去定义它与“房住不炒”相违背,因为这些政策还是把守住了一定的底线,至少看上去符合去年底至今官方要求的保障刚需、支持改善等方向。
但如此具体、全方位、系统的调控,相比全国范围主流仍是降首付的动作而言,已经颇为大胆。
更何况是在江苏、长三角,这波信号意义,比此前的郑州来的更震撼。
02、全国超60城松绑楼市 风越来越大
风越吹越大!
一季度以来,频繁出台松绑政策城市已不仅仅是一些三四线城市,也在向二线乃至一线城市蔓延。
郑州、哈尔滨、深圳、福州、兰州......这一个个城市,有的是省会,有的是区域中心城市,对区域都市圈都有着不可替代的辐射效应,而它们今年伊始,多多少少都在放松。
政策方向包含:直接给予购房补贴、包括三孩政策购房优惠在内的购房优惠、公积金政策宽松、降低首套房首付比例等。
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此次会议提到,关于房地产企业,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
或许正是趁着这股风,4月初松绑动作来的更勤了:
①4月1日,浙江省衢州市发布《关于促进市区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其中,取消了限购政策,同时松绑了限售政策。
②在河北秦皇岛,自2017年实施限购政策,外来人口购房需要一年社保,同时首套房首付比例为30%。根据当地官方文件,自2017年4月15日施行的限购令正式解除。
财联社4月5日消息,一季度至今,已有60余座城市发布房地产相关政策超百次,主要方向为:放松!
叠加着降息、降准的阵阵吹风,大有进一步蔓延之势。
03、合肥,有戏么?
之所以说无锡的政策对长三角有一定的信号意义,原因在于,长久以来,长三角地域政策上一直存在着趋同性。
尤其是江苏与安徽两省、南京与合肥两城,在楼市调控上,基本上是合肥看南京老大哥怎么做,我们大差不差的学着来。
那这一次,合肥会有什么值得期待性的放松政策么?
说到底,还得从城市的基本面、从城市的供求关系来看。
有几个重要背景需要交代下:
1、合肥目前新房库存16680套,余货去化周期在7-8个月左右,不算好,也不算太差。
2、合肥3月销量2176套,这是自1月以来的2连跌,环比跌幅高达40.7%。
3、库存走势上,自2021年12月持续走低以来,今年首次上浮,环比上升4.1%。
4、3月17日土拍,别看抢的一身劲,有2个不可忽视的背景。一是东北部供地相当不乐观,二是热门区也基本是国企接盘。
5、全合肥的焦点区域滨湖,省府,今年出现了第一个不摇号的楼盘......
6、目前合肥的贷款利率在全国仍然很高,不对,是奇高。
严格来说,合肥的库存余量是不存在清库存需求的。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热度仅维持在部分焦点板块,冷门区供地甚至出现了滞销、卖不掉,对区域既有新房市场也形成了较大的冲击。
销量走低和库存走高的转折点,也正说明目前的市场缺乏信心,非核心区拿地、购房热度进入冰点。
故而,在我看来。如果风吹进了安徽,合肥是很有可能跟进放松政策的。
但方向应该是对目前严重分化市场行情的拨乱,类似于去年的名校房指导价、二手房限购区域政策,有针对性、分区域的精准”扶贫“,而不是给滨湖、高新、肥西类的火上浇油式大水漫灌。
这,可能才是合肥需要的一阵风!
结语
文章的最后,贴一份中国房地产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的地产首席财经人文新闻纸)发布的一篇名为《实事求是主动作为落实中央房地产良性循环重要精神》的报道。
不敢妄做解读,标红文字各位自己细看:
返回合肥365淘房>>
在合肥买房,有任何疑问欢迎拨打400-8908-365-505,咨询房博士。
温馨提示:本平台所展示的各项信息来源于各类公开信息、开发商或代理商提供信息,以及售楼处和相关场地的人工采集信息等,仅供平台交流、参考之用。考虑到信息公开和采集的时效性及局限性,以上信息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或错漏,为保障您的权益,请在参考和实际使用具体信息时,务必注意向开发商及相关人员核实确认后再决策。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