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群热聊楼市!
    微信扫码一键淘房

深夜发文,合肥确认落实“认房不认贷”!这部分人买房将少付数十万……

来源:365淘房 2023-09-03 08:44

手机看资讯

关注微信看猛料

在合肥买房,有任何疑问欢迎拨打400-8908-365-505,咨询房博士。

 

 

近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住建部以及证监会连发多条新政,拉开楼市大宽松的序幕。

在8月31日晚央行连发两条“通知”后,9月1日晚合肥在4个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正式宣布落实“认房不认贷”政策之后,也确认落实。

也就是说,今天起,合肥想要换房的朋友,大好的机会来了!

NO.1

合肥深夜发文

确认“认房不认贷”

9月1日23:38分,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国家三部门优化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落实“认房不认贷”政策措施

这个通知的重点就一个:

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在申请贷款购买商品住房时,家庭成员在购房所在地的市、县名下无成套住房的,不论是否已利用贷款购买过住房,均按首套住房信贷政策执行。

具体说,就是接下来你在合肥贷款买房的时候,银行只看你名下有没有房,而不看你是否有贷款记录

其实,合肥落实“认房不认贷”,早已预料。

8月25日,住建部、中行、金融监管总局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优化个人“认房不认贷”!

表示此项政策作为政策工具,纳入“一城一策”工具箱,供城市自主选用。

随后,合肥市房产局的官方公众号转载了“认房不认贷”政策的通知,只是没有具体确认何时实施。

从全国来看,首先跟进落实的是库存压力较大的广州深圳

广深之后,北上也随之跟进。

随后,合肥深夜发文也确认跟进

预计,接下来大概率还会有不少城市会陆续跟进。

北京中原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认房不认贷”的政策出台,是支持合理住房需求、保障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符合市场期待。

欢迎扫码入群

了解更多

合肥买房政策

 

NO.2

认房不认贷之后

对买房人有何影响?

之前“认房又认贷”,不论你名下有无房产,只要有1次房贷未结清,再贷款买房都会被认定为第二套,首付比例、房贷利率都会调高不少。

简单来说,对有过贷款记录和“卖一买一”人群,这一政策限制比较大。

如今“认房不认贷”政策实施后,界定首套和二套房的标准,不看别的,就看你所在城市是否有房,没有房,房贷即可纳入到首套房标准,可以享受降低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的政策

目前合肥受这个政策影响最大的,主要有两类人群:

合肥有1套房,有贷款未结清的,想再次买房的客户;

合肥无房,但有过合肥贷款记录,且还未结清的客户;

现在他们在合肥买房,都将按首套房算。再买房都可以享受首套房的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买房门槛将大大减少

而对于那些有2次以上未结清贷款记录的人来说,又重新获得了贷款买房的机会。

那么具体到一个居民家庭,“认房不认贷”后,能带来哪些好处?

举例来说,比如某人前几年在合肥贷款买了1套房自住,贷款未结清,如今想再买一套总价约300万的房子。

按照之前的政策,因为有过贷款记录,且未结清,再买房子申请商业贷款时,只能视为二套房。

按合肥市目前的政策,普通住宅,首套房首付比例是不得低于20%,二套房首付比例不得低于30%。那就是:

算二套房,首付30%就是90万,利率是4.4%。

执行“认房不认贷”的新政后,申请商业贷款时,就可以视为首套房。那就是:

算首套房,首付20%就是60万,利率是4%。

可以看到,在首付阶段可以少支出30万。总价越高,少支出的就越多。

可见,“认房不认贷”政策一出,对于不少改善家庭来说是真的难得一见窗口期。

就比如你想卖掉滨湖一套300万左右的房产,想置换隔壁600万的大平层,至少需要自备180万,这门槛还是挺高的……

但从9月2日开始,要换房的朋友,可以再试试,感受完全不一样!

欢迎扫码入群

了解更多

合肥买房政策

NO.3

结语

可以确定,“认房不认贷”政策将进一步激发改善置换需求

但要知道认房不认贷后面具体会带来怎样的市场反应,目前还不能完全确定,毕竟这是合肥自确定认房认贷以来,这还是首次放开认房不认贷,还找不到参照物。

不过,降低部分存量房贷利率水平,降低“限购”城市首付比例,落实“认房不认贷”政策……一系列政策密度之大,在叠加接下来的“金九银十”,二手房、新房市场都将发生一定的变化,可以拭目以待。

返回合肥365淘房>>

在合肥买房,有任何疑问欢迎拨打400-8908-365-505,咨询房博士。

  • 独家团购
  • 订阅楼盘优惠

365推荐

换一换

热门楼盘

365直播

进入直播频道

超430亩地块高自持落拍!

1月22日土拍成交3宗地揽金约42.50亿!... 【详情】

温馨提示:本平台所展示的各项信息来源于各类公开信息、开发商或代理商提供信息,以及售楼处和相关场地的人工采集信息等,仅供平台交流、参考之用。考虑到信息公开和采集的时效性及局限性,以上信息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或错漏,为保障您的权益,请在参考和实际使用具体信息时,务必注意向开发商及相关人员核实确认后再决策。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