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资讯
关注微信看猛料
在合肥买房,有任何疑问欢迎拨打400-8908-365-505,咨询房博士。
探索买房按套内面积计价、取消楼层差价限制、推进现房销售……
7月28日,合肥召开了房地产市场专题会议,也明确了接下来合肥楼市的发展走向!
01.重磅!合肥“新十条”出炉
7月28日下午,合肥市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谋划全市房地产工作。
会议指出,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住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坚持规建治一体化推进,加大统筹谋划和推进力度,更好落实“一城一策、因城施策”,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鉴于合肥城区房地产市场依然存在“两个摇号”的良好态势,即房企在肥竞拍土地需要摇号、市民在部分区域购房需要摇号,会议明确要抓紧完善以下工作举措:
一是,大胆稳妥推进商品房“现房销售”试点,着力抓好蜀山区和包河区各一个试点项目。
二是,为避免公摊面积比例过大,要积极探索商品房销售按套内面积计价。
三是,“城中村”改造是公益性项目,并非营利性工程,大胆探索土地供应“定向挂牌、协议出让”。
四是,大力推动货币化安置、房票安置等多元化安置方式,尽全力让市民在安置上更早更快更灵活。
五是,试行取消商品房的楼层差价率限制,把定价权交给市场。
六是,试行车位、车库与商品房同步办理预售许可证,但严禁捆绑销售。
七是,探索房地产项目地下车库整体验收合格,即可办理预售许可证,此举有利于提高地库建设质量,防止赶工期造成地库漏水等问题。
八是,落实“全程代办”,全面推进“拿地即开工、开工即开建、交房即交证”。
九是,坚持和完善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运用“竞品质”机制,探索竞争性谈判出让方式,优先考虑“四没有”的优质房企:即没有项目“烂尾”、没有项目有“保交楼”任务、没有物业管理出问题、没有项目工程质量问题。
十是,要以严密制度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共同监管,严防资金挪用。
会议要求,要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政策举措成熟一条落实一条,早出台、早落地、早见效。发现偏差,要及时纠正。
02.商品房销售按套内面积计价
在这次的“新十条”当中,最吸引人的当属第二条:“为避免公摊面积比例过大,要积极探索商品房销售按套内面积计价”。
大家都知道,现在买房除了自己家的面积外,公摊面积还要花十几到几十万。
如果合肥能够推进这个政策,那么对于接下来的市场发展,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
其实,早在2002年,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就以地方法规的形式,首次对商品房的计价方式做出明确规定和要求。
2002年6月,重庆市就通过了《重庆市城镇房地产交易管理条例》,以地方规定的形式要求商品房现售和预售,都必须以套内使用面积作为计价依据。
这使重庆成为了中国率先取消“公摊面积”,直接以套内面积售房的城市。
为了让这一规定得到更好的推行实施,重庆市还出台规定,对不按套内面积进行计价销售的开发商,将由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将予以重罚。
目前,重庆市民和开发商已经非常习惯于以套内面积进行计价销售的模式,执行得比较到位。
不过,对于取消“公摊面积”,当下也面临较大的瓶颈!
首先,“公摊面积”的取消可能会对房价产生影响,需要在市场调节和政策引导中平衡好开发商的合理利润和购房者的实际居住需求。
其次,取消“公摊面积”可能会对规划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合理布局各项设施和服务,确保居住品质。
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规定和要求,以及加强市场监管和购房者权益保护。
03.住建部发布重大信号!
最近,真是楼市利好频出!
7月24日,政治局会议提到房地产市场,指出要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而在三天后,住建部便召开会议,发表了态度。
住建部表示:
进一步落实好降低购买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改善性住房换购税费减免、个人住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等政策措施。
直接划重点:
1)进一步落实好降低购买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
2)改善性住房换购税费减免;
3)个人住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
你别小看这几个词,这里面涉及的信息量巨大,非常重要。
这意味着接下来,楼市将全面出台松绑政策:
比如:降首付比例+贷款利率(存量房贷款利率/lpr)+降税费(契税/增值税)+认房不认贷。
你想象一下,原来首套房首付3成,现在买房仅需2成。原来二套首付4成的,现在可以首付3成,将释放多少购买力?
再加上认房不认贷,这就更牛了。
如果在其他城市再多房子,即便有房子在还月供,也不影响在合肥问买房了,依旧可以首付3成。
如果这些组合拳一起出台,那楼市真的要火了。
返回合肥365淘房>>
在合肥买房,有任何疑问欢迎拨打400-8908-365-505,咨询房博士。
温馨提示:本平台所展示的各项信息来源于各类公开信息、开发商或代理商提供信息,以及售楼处和相关场地的人工采集信息等,仅供平台交流、参考之用。考虑到信息公开和采集的时效性及局限性,以上信息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或错漏,为保障您的权益,请在参考和实际使用具体信息时,务必注意向开发商及相关人员核实确认后再决策。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