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买房,有任何疑问欢迎拨打400-8908-365-505,咨询房博士。
365淘房 合肥站 土地市场要变天了,财政部发布新规,严禁通过举债储备土地,不得通过国企购地等方式虚增土地出让收入!
也就是说,城投、城轨等企业将不能再“兜底”土拍,接下来土地市场是否会出现“流拍潮”?将会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01.财政部新规!严控地方国企拿地
楼市下半场,就在大家期待国家可以出台更给力的利好政策时,财政部却给大家带来了一个“surprise”!
刚刚,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三公”经费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的通知》。
通知的重点:严禁通过举债储备土地,不得通过国企购地等方式虚增土地出让收入,不得巧立名目虚增财政收入,弥补财政收入缺口。和规范地方事业单位债务管控,建立严格的举债审批制度,禁止新增各类隐性债务,切实防范事业单位债务风险。
划重点!也就是说,接下来很多城市的城投、城建和城轨等地方国企单位将禁止为土地市场“兜底”!
为什么会出台这个政策?其背景也是受到多地财政收入下滑的影响!
今年以来,由于受房地产市场的冲击和新冠疫情的影响,各地的地方财政收入都有所降低。
不少地区的政府为维持地方经济发展和解决政府正常运转的经费保障,采取了鼓励地方所属国有企业托底购买出让土地的方式,获得土地出让金收入。
这个文件的出台,对刚刚兴起的地方国企参与土地使用权招标拿地的行为,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地方国企参与地方土地市场招投标的温度,也将急剧下降。
这也无疑将给接下来的土地市场,带来很大的冲击。可以说,接下来的供地将成为市场的重要风向标。
02.合肥22宗地国企托底!未来土地市场将受影响
今年以来,不说其他城市,就合肥来看,庐阳、肥西、包河、蜀山等多区域多宗地块是城投公司或轨道公司底价拿下的,这是以往多次土拍都不多见的。
据统计,今年1-10月,合肥6区22宗宅地是由城建城投或者轨道公司,低溢价拿地。
随着财政部的政策发布,这也就意味着,这些企业想继续在合肥土地市场拿地将越来越难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昨天结束的肥西土拍中,地方国企出现的频率已经开始减少。
昨天成交的9宗地中,也只有1宗地块是被肥西城投拿下的。
对比一下此前8月3日的土拍,同样是9宗地,有6宗都是被地方国企以底价竞得。
尤其是肥西,仅是合肥城市轨道就托底了7次,接了7宗居住用地。
这种成交结果,其实是成交了个“寂寞”,一些板块的土地,市场化开发商没信心卖掉房子,只好由这些公司托底,约等于流拍,但也避免了流拍的结局,同时增加了财政收入。
而且,这些地块的入市进度也很慢,1-2宗地还好,20多宗涉宅地的滞后入市,对新房市场供应,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03.土地市场新规!会给楼市带来哪些变化?
地方国企不能在拿地了,那会给楼市带来哪些变化?
其实,我们应该也都能猜到。
无外乎就是土地出现“流拍潮”,因为对于一些性价比较低的土地,国企和央企是不会冒风险去开发的。
若是想降低流拍的出现,地方市场的土拍规则和土地规划势必要进行调整。
在合肥三供之后,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无人问津的地块在调整规划。也是出于想让地块能够成交的考虑。
而对于那些已经成交的地块,它们的命运如何?
我们都知道,城投一直是我国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但对于商品房开发中的细枝末节,其管控能力稍逊一筹。
所以,那些已经成交的土地,后期很大的概率是与其它房企合作开发。
不过这些土地的溢价较低,加上城投这个有公益属性的标签,也不排除房价上会给购房者带来一些惊喜。
结语
随着通知的发布,对于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影响可能不大,但对一些实力较弱的城市,会是一个比较大的考验!
另外,在当前的楼市行情下,若这些公司不再托底,短期内土拍流拍的现象大概率也会增加,这也是正常现象,不必唱衰。
返回合肥365淘房>>
在合肥买房,有任何疑问欢迎拨打400-8908-365-505,咨询房博士。
温馨提示:本平台所展示的各项信息来源于各类公开信息、开发商或代理商提供信息,以及售楼处和相关场地的人工采集信息等,仅供平台交流、参考之用。考虑到信息公开和采集的时效性及局限性,以上信息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或错漏,为保障您的权益,请在参考和实际使用具体信息时,务必注意向开发商及相关人员核实确认后再决策。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