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群热聊楼市!
    微信扫码一键淘房

突发!重启商转公,最快将在6月份执行!

来源:365淘房 2023-05-17 08:43

手机看资讯

关注微信看猛料

在合肥买房,有任何疑问欢迎拨打400-8908-365-505,咨询房博士。

刚刚,安徽又一城出台“商转公”征求意见!

今年以来,买房人置业压力大降,合肥今年会放开“商转公”吗?官方也做出回复……

01.

重启“商转公”

最快6月份执行!

5月15日,蚌埠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蚌埠市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转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暂行办法》的征求意见。

小编看到后,又流下了羡慕的泪水!

政策发布的背景是,为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政策优势,更好满足职工住房消费需求,切实减轻职工还贷压力,市公积金中心形成了《蚌埠市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转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暂行办法》!

意见征集时间:2023年5月15日至6月15日。

也就是说,最快将在6月中旬就会出台“商转公”政策。

蚌埠的新政其实也是受到市场的影响,今年以来全国的三四线市场出现了明显的降温,蚌埠也是一样。

根据金刚石数据显示,4月份土地市场仅成交1宗涉宅用地,成交面积和成交金额都出现了环比下跌。

住宅市场4月份成交量虽然出现了环比29%的上涨,但是成交均价环比下跌了1.14%,整体4月份是量涨价跌的趋势。

而随着“商转公”业务的开通,将大幅减轻缴存职工还款压力,切实发挥出公积金制度住房保障作用。

而恢复“商转公”业务,也对下面的人群有利好影响:

1、已经有商业贷款的人群。商业贷款的利率相对较高,转为公积金贷款可以有效降低利率,从而减轻还款压力。

2、需要提前还款的人群。商业贷款提前还款需要支付一定的违约金,而公积金贷款提前还款没有额外的费用,因此需要提前还款的人群可以选择转为公积金贷款。

02.

全国超30城

已经放开“商转公”

自去年以来,各地“救市”政策频出,各地出台的公积金支持政策中,包括了房贷商转公、公积金一人购房全家帮、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延长公积金贷款年限等各项措施。

而“商转公”的呼声最高!

我们也做了一次投票,可以看到商转公、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的支持率达到67%,远远高于其它政策。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至今全国已有超30城推出“商转公”政策。

目前北京、上海、深圳、重庆、武汉、东莞、长沙、厦门、石家庄、乌鲁木齐、兰州、太原、郑州、福州、南昌、贵阳、昆明、乐山、大庆、泰安、无锡、常州、衢州、汉中、咸阳、榆林、安康、铜川、宝鸡、商洛、延安等31城市已经开发商转公业务。

咸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了“个人住房商业贷款转住房公积金贷款实施细则”!

“商转公”业务的开通,将大幅减轻缴存职工还款压力,切实发挥出公积金制度住房保障作用。

无锡甚至还提供商转公垫资服务,最低500块就能办理商转公……

可以说,进入2023年,公积金支持政策成为本轮楼市宽松政策中的一大重点。

全国“商转公”的城市数量在增加,似乎有种“大势所趋”的态势!

03.

合肥“商转公”会放开吗?

合肥“商转公”的呼声也特别高!尤其是领导留言板上经常都会有人留言呼吁重启。

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其目的很直接,因为商贷和公积金贷款之间的利差比较大,即便是今年LPR调整之后,最低的商贷利率也比公积金贷款利率要高出不少,因此通过商转公的方式,还是可以有效降低购房者的还款压力。

算笔账,以100万贷款,30年期限为例。

如果用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按首套3.1%来算,月供4270元,利息总额53.7万;

近五年的存量商业住房贷款,对应的月供和利息以及与公积金贷款的差值,都梳理在下面一张表格里,很清晰。

你看,同样100万贷款,用公积金贷款总利息只有53.7万,但用商业贷款,即便是过去五年里较低的利率5.5%,利息总额也要超过100万,差了一倍多!

白白多出五六十万利息,这一比,简直血亏!

为什么合肥公积金不开通商转公?其实原因很简单:

第一,池子里的钱不多;

第二,疫情3年,一些企业的缴纳也是断断续续,个贷率持续升高。

既然转按揭太难,既然那么多城市都能开放商转公,也希望合肥能多想办法,尽快开通市直公积金的商转公,为存量房家庭,真正减轻房贷负担!

返回合肥365淘房>>

在合肥买房,有任何疑问欢迎拨打400-8908-365-505,咨询房博士。

  • 独家团购
  • 订阅楼盘优惠

365推荐

换一换

热门楼盘

365直播

进入直播频道

超430亩地块高自持落拍!

1月22日土拍成交3宗地揽金约42.50亿!... 【详情】

温馨提示:本平台所展示的各项信息来源于各类公开信息、开发商或代理商提供信息,以及售楼处和相关场地的人工采集信息等,仅供平台交流、参考之用。考虑到信息公开和采集的时效性及局限性,以上信息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或错漏,为保障您的权益,请在参考和实际使用具体信息时,务必注意向开发商及相关人员核实确认后再决策。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