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买房,有任何疑问欢迎拨打400-8908-365-505,咨询房博士。
编者按:2022年过半,在全国范围松绑政策如泄洪四溢的背景下,合肥略显低调,原因是大部分区域仍供需平衡、平稳运行。不少人认为,这是源于“合肥缺地由来已久”,但事实上也是高层控地的艺术。合肥缺地么?尤其是市心?非也!365套房&安徽楼市独家策划《隐秘的黄金地》,带你一同共建合肥高楼掩映下的价值高地!
01、谨慎再谨慎
端碗大师
2022年,是一个库存大年,也是一个去化大年。全国各地都在出台利好楼市的政策,为的就是能摆脱高库存现状。
一场去库存的硝烟已经悄无声息的打响了。
甚至有城市除市中心外全部解除限购,这让外地人“接盘”的意图很明显。
但反观合肥,其楼市利好信号不愠不火,甚至有点吞吞吐吐。
2022年5月,合肥发布楼市新政,瑶海、新站、经开新桥科创示范区取消限购,社保不必满1年即可买房,等等。
新政的针对性不用我多说了吧。
但实实在在减轻买房人的成本上,例如买房补贴、契税减半等,优惠措施是一个都没有啊。
同样,合肥的公积金贷款额度也是“合适”的上调10万。
谨慎、严格、微操的合肥堪称端碗大师。
为什么?是什么原因促使它成为一名端碗大师
答案:库存、库存、还是库存。
根据安徽楼市最新数据显示,合肥6月库存仅1.6万/套。这是什么概念?
按照当下的去化周期(狭义)来算,只需6个月左右(且后续没有供地的话),合肥将无房可卖,我可没有危言耸听。
同时,在一磅重量级的长三角城市中,合肥的库存量位于最低位,这还是9区的数量。
这无法满足当下庞大的购房人群,以至于合肥房地产销量一直在线。
02、供应短缺
土地艺术家
库存见底的同时,是庞大的购买需求,也有土地供应不足导致的结果。
根据去年的人口统计,合肥人口已经突破了946万人,人口增速全省第一。
同时还是人才聚集地,人才净流入全国第四,仅次于北上广。
这就激发大量的人居需求,但对于当下的合肥来讲却无法满足。
也导致部分区域一房难求,“千人摇”屡次出现。
根据安徽楼市统计的数据显示,合肥市区2019年-2021年的供地计划中,将供应2万亩左右的涉宅地块。
但这三年成功出让的涉宅地共计14229亩。远没有达到2万亩的供应计划。
(数据来源:合肥市政府网站)
从上图可以看到,这三年成交的土地都低于供应计划,这也就导致这几年库存一直处于较低的位置。
新房量少,部分买房人奔向二手房市场,间接导致二手房价上涨。
原本去年,合肥准备大展身手,计划供应9000亩涉宅地,但是谁能想到会摊上去年的楼市行情。
可以看到2021年合肥各区涉宅地块成交量都没有完成年度计划,或大打折扣。
(数据来源:合肥市政府网站)
最重要的是,城市核心区域买房,没货,断供很久了。
政务区已经进入存量房,只能看二手房。
03、追逐新区与概念
却忽略“黄金地”
一面土地供应短缺,一面是核心区域断货,这就导致大量的购买欲无法得到释放。
再加上合肥中心城区本就狭小,集聚了大量的置业者。
但是合肥并没有以城芯“大饼式”向外拓展,而是选择了“点状式”发展。
同时,合肥特别擅长制造概念,滨湖科学城沿滨湖、经开、蜀山、高新、小庙、四里河,一个庞大的又充满未来的区域形成了。
2021年,蜀山运河新城横空出世,在这里要打造未来科技城和科大硅谷。
其房价也从1.4万/㎡跃升到1.8-1.9万/㎡。
另外,“一核四心”的城市发展布局已然形成,骆岗中央公园成为未来发展核心,正大力建设中;
东部新中心在今年成功出让一宗地块,是合肥未来重点打造的四心之一;
84.72平方公里的下塘新能源汽车城也在谋划中;
新站少荃湖、鹤翔湖双子板块.......
这种充满诱惑的概念板块一次又一次敲击买房人的心,“是买东新好还是小庙好?”的问题不断出现在各大买房群中。
但就是没有人想在合肥城芯置业,似乎忽略了还有这样的选择,更重要的原因是没有这样的选择。
早期作为合肥人的聚集场所,这里遍布民居自建房及老旧小区。
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里聚集了更优质的教育、更为繁华的商圈、更丰富的医疗。
正因为这些有形和隐形的资源,这些区域早已成为寸土寸金的地段。
这就导致了收储成本高,上层迟迟不动。
例如吴夹衖、周谷堆、大铺头、罍街旁等等合肥一批老旧小区以及民居自建房集聚的黄金地段。
但这里只要传出有拆迁的消息,必会引起广泛的关注。
毕竟这里可是城市的中心,享有更为优质的资源。
结语
当你驱车在二环路上,你会很容易看到一排又一排的民居自建房鳞次栉比的排列在合肥市心上。
然后,你会有一种置身于城中村的恍惚感。
这种恍惚感又带着怀疑与肯定。
怀疑的是新一线的合肥还有这样的地方;肯定的是若收储未来必定会是买房大军的必争之地。
返回合肥365淘房>>
在合肥买房,有任何疑问欢迎拨打400-8908-365-505,咨询房博士。
温馨提示:本平台所展示的各项信息来源于各类公开信息、开发商或代理商提供信息,以及售楼处和相关场地的人工采集信息等,仅供平台交流、参考之用。考虑到信息公开和采集的时效性及局限性,以上信息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或错漏,为保障您的权益,请在参考和实际使用具体信息时,务必注意向开发商及相关人员核实确认后再决策。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