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之后,有关“楼市回暖”的信号不断。
部分楼盘要打破区域“房价天花板”、提高首付、推盘不断等现象似乎也在证明“楼市回暖”这一信号。
有打性价比的,有打品质牌的,竞争好不热闹,但是话说回来,最检验一个楼盘的还是客户买不买账,最终都需要用数据来说话。
冷热不均,说合肥楼市火热太片面了,有盘去化仅3套!
类似“楼市很热”标签的词语数不胜数,合肥住宅市场真的热度不减?
我们通过合富研究院(安徽)的数据,来为市场呈现一个相对客观的真相。2021年第7-8周(2.7-2.20)销量数据已经出炉,合肥新房市场到底如何?
1、合肥楼市新常态:冷热不均、去化差异较大
通过统计发现,合肥的市场是冰火两重天,不仅是板块,甚至细致到楼盘,最高去化有高达100%的日光盘,最低也有4%成交的楼盘。
合肥共有13盘推出1035套房源,受春节假期影响,整体推货量有所下滑。
从推货区域来看,县域推货相对积极,肥东、肥西及长丰三县推货量占全市总推货量的57.9%;从去化表现来看,区域间去化差异仍较大,包河、肥西区域市场部分楼盘持续高热,去化表现优异,新站、肥东及长丰区域市场热度有所上扬,但去化速度相对较慢。
重点抢先看:
• 从数据上看,热销楼盘大抵地处热门区域,不断有新的规划落地,比如淝河板块、滨湖西板块。
而且仔细分析热销楼盘不是本身产品很有特色、板块内少有楼盘在售,就是性价比特别高;
• 网签率比较低的楼盘除去刚刚加推时间不长,部分销售数据还未上传的因素。要么就是产品本身去化速度较缓,其余大抵集中在一些边缘板块,所以人气不足、去化较慢。
2、买房逻辑变了:热门区域品质楼盘去化速度快
在合肥楼市,除了滨湖、高新、庐阳,包河区毋庸置疑,一直都处于顶流位置。
近年来,包河区的开盘现场,充斥着各种声音,有批评“限价就是摆设”的,也有阔谈未来升值空间的。但不论买房人想法是什么,都不妨碍他们抢房的热情。
开盘结果没有悬念,当天推出房源全部卖光!时代领峯加推看的是运气、中签率,大家关心的是:下批房源什么时候开?不是去化。
不限购的肥西县,竟然活跃成了核心区的样子,光明府2次加推均去化80%以上。
其实这种情况的出现也很好理解。
①、大环境来看:一方面是市区限购政策收紧,一部分客户被迫挤压至不限购区域;另一方面是市区较高的房价压倒一批买房人。
②、肥西自身因素来看:首先是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距离主城近,在很多购房者眼中是一个很大的加分项。其次还有地铁等配套的完善、撤县设区等因素,更是让肥西在几个不限购县域里一骑绝尘,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市场活跃度。
经我总结,销量高的楼盘卖得好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地处热门区域,比如淝河板块、滨湖西板块自带流量,整个片区的销量就高;
其二:本身产品要特色,要么就是性价比特别高,比如光明府所处的板块在售房源少,且板块热度高。
3、2盘去化3套!刚需盘变得不抢手了?
摆开来看,除了少数受关注的热盘,大部分盘的处境并不乐观,或者说新房市场没大家想的那么热闹。
为什么?
看看配套有待完善的核心区的中签率就能明白,热也是投资人群捧起来的,去化不好的楼盘才是市场该有的模样。
虽说新站、肥东及长丰,区域市场热度有所上扬,但楼盘去化情况很多不尽人意。
从数据表现来看,新站、肥东、长丰品质好的楼盘更受大众欢迎。
新站作为合肥楼市的供货“大户”,僧多粥少去化何其难。从而导致去化缓慢,但只要价格合适、品质过关,性价比高还是能吸引到刚需的。
去化差异大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位置、周边有不利因素且偏远的楼盘去化艰难;另一方面是部分楼盘距离主城较远的区域,买房人接受度不高,升值空间不确定,投资属性不高,几乎都是地缘客户。
肥东、长丰等板块现有配套较薄弱,地铁、大型商业等规划利好均未落地,适合刚需自住。同时,这些楼盘大多属于板块“孤盘”,周边缺乏竞品楼盘来比较,升值空间不确定,投资属性不高,所以市场接受度不高。
目前长丰楼市的主战场集中在北城办板块,在售楼盘众多,包括北城正荣府、世茂云锦等十几家楼盘,产品趋于同质化,区域竞争激烈,楼盘去化压力大。
总体来看,合肥新房市场依然强劲,地段、配套、品质、价格兼备的项目更容易得到买房人的青睐。
当下市场,买房人趋于理智,投资热情冷却,以自住需求为主。从近期开盘项目去化来看,区域及各盘冷热不均现象突出。
一些潜在需求支撑不足、上市量大的区域,像新站、肥东、长丰就明显感受到销售压力;一些供应不足的潜力板块,如包河、肥西等凭借已有的板块潜在客源,开盘去化依然较为轻松。
在住房不炒的前提下,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居住需求,在市场趋于稳定的情况下,这种一边提高首付,一边去化不佳的情况两极分化的态势或将持续。
面对2021年,房企推盘节奏加快,高价地、纯新盘都要动了,新房市场又多了不少选择余地,哪些项目又能在一片同质化的楼盘下脱颖而出,值得期待!
返回合肥365淘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