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网友3大痛点道出2017年楼市“真相”

来源:365淘房 2016-12-28 10:38

手机看资讯

传送到手机分享给朋友随身阅读

关注微信看猛料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与11月上半月比,11月下半月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中,9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2个城市环比持平;其余4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涨幅均回落至1%以内。

而在中央抛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话题后,12月26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陈政高再次点到房地产:2017年要千方百计抓好房地产调控!

图丨网络非本次会议实景 

图丨网络非本次会议实景

12月26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陈政高全面总结了2016年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对2017年工作任务作出部署了9条方向,而第一点就是中国的房地产:

一是千方百计抓好房地产调控,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居民自住购房需求,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切实抓好热点城市防泡沫、防风险工作。

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继续坚定不移抓好三四线城市和县城房地产去库存。

加快推动住房租赁市场立法,推进机构化、规模化租赁企业发展,努力构建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强住房市场监管和整顿,规范开发、销售、中介等行为。

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

最近中央频繁传来关于房地产市场的“控”、“稳”、“抑”等字眼,是继国庆开始的全国范围内多城近50次调控之后的又一场“暴风雨”,也基本为2017年楼市定调——房价大涨之势已去,甚至小涨都难!

关于房地产市场未来的详细数据、专业分析、权威预测你一定看过不少,但你有没有听过你身边的普通老百姓的观点?

最近我们的购房群里一位网友跟管理员聊了好久的楼市观点,最后干脆洋洋洒洒的写了一篇,委托我们发出,与大家交流。原文如下: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文丨玖月就悦

回顾2016年的合肥楼市,可谓跌宕起伏、心惊肉跳。随着库存持续走低,一些规划利好消息传出,适逢国家去库存政策出台,多重因素叠加效应,导致了房价快速上涨,在开发商、中介、媒体的联合推动下,逐渐形成一股投资热潮,很快席卷全市,并招来了全国各地的炒房客,最后变成了滚滚洪流般的抢房大军。恐慌与兴奋,充斥着大街小巷,买没买房,成了这个城市茶余饭后的头等话题。

几家欢乐几家愁,政府卖地,笑迷迷的看着日进斗金;开发商卖房,喜滋滋的看着业绩升天;中介倒号,乐呵呵的赚取差价;投资客反复倒手,数钱数到手抽筋......

没房的被逼着加入抢房大军,有房的眼看着别人投资大赚人民币,也跟着疯抢,于是,什么号头费、时光盘、各类捆绑等等,各类妖蛾子满天飞,暗开、半夜开、网开等等,花样百出。演绎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房地产狂欢。

然而,失去理智与公平的市场,终究不是常态,也给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于是乎,权威人士开始喊话,通过新华网、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喊话,提示房子是用来住的,房价不能涨上天。

然后,或许是人们已经疯了,或许是已经很久不看这些权威媒体了,根本没人在意,也没人仔细研究,这是国家在放出信号。终于,在炒房大军欲席卷全国一二线城市,并向三四线城市漫延时,到了九月底,迎来了国庆。

此时笔者因为经常关注党媒党刊,已经觉察到国家不会允许这种状况继续下去,便开始在一个购房群讨论分析,认为国家调控已是箭在弦上,然而没有人同意,炒房专家们更是不屑一顾顾。还拿出城市未来发展的前景来证明目前的疯狂是正常的,是补涨。

我不反对城市发展,会带动房价上涨的观点,但我认为城市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当房价严重超越现阶段经济社会水平时,就一定是不正常的。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还比较严峻、改革进入攻坚期、转型进入关键期的时候,过高的房价带来的损害性影响,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更表现在社会领域,所以,新一轮调控是必须和必然的。

怎么看待这一轮调控,两个月来,各类专家学者,各类媒体,各类房地产从业人员谈的很多了,我觉得他们谈的都有道理,站在他们各自的角度看,都有一定的依据。但作为一个普通老姓,我觉得他们很多人讲的虽然有道理,但都没有抛开利益关系,所以很多人讲的有失偏颇。


一、这一轮调控,会像过去那样吗?

坚信房价依然坚挺的人可能认为:

1、很多人通过前三轮调控,都总结出什么大周期、小周期科学发展规律(捂脸),并进而得出结论,每次调控都是为下次暴涨积蓄能量。

2、还有人认为,房产地是国家支柱产业,当经济形势不好时,国家一定会刺激房地产,以拉动GDP增长。

3、还有人认为房地产是中国人唯一可以增加个人财产的资产,国家不可能打压房地产。

4、甚至还有人认为,明年要召开十九大,现在调控是为了保持社会稳定,为十九大召开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总之,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证明,这一轮调控还和以往一下,看似来势凶凶,但肯定坚持不了长久,一般半年,最多到十九大后就会取消。种种猜测,都是基于过去的调控规律。

但我认为,上述种种猜测,都不完全正确,甚至是完全不正确,那就是大家都有意无意的忽略了中央关于房产的功能定位。以前在定位房子的时候,虽然也说是用来住的,是民生领域的事,但也或多或少的承认了投资保值属性。但现在中央明确了房子的功能定位,即,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也就是说,我们的思维要变了,而且这也是顺民意得民心的提法,如果我们还以过去的经验来预测未来的发展,多少显得鼠目寸光了吧。

1、反过来讲,因为前三次调控,屡调屡涨,越屡越涨,已经扭曲了人们的政策预期。事不过三,相信国家也在反思,这样的做法不能再继续,否则,以后国家政策的权威性会受到很大伤害,大打折扣,这对建立信用政府也十分不利。

2、在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在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梦想而努力奋斗的关键时候,更需要人们对市场有更加理性的预期,更需要保持政策的严谨性与权威性,更需要市场的健康与稳定。

3、今年房地产市场的异常走势,给国家经济建设带来的风险已经很明显,这个问题就不详细说了,专家们讨论的十分充分,相关数据也很详细。如果再来次反复,风险能不能控得住,谁也不敢保证。

基于上述几点,我认为这次调控肯定和以前不一定,也不可能短期内取消。至于什么时候取消,个人觉得,一定是在根本之策建立起来时,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讲的一揽子配套改革措施出台时,与调控实现了有效衔接后,可能会取消。目前的调控,是为建立根本之策争取时间,即以调控换时间和空间。简而言之,从此以后,炒房可以休矣。

二、明年本地房价会大涨吗?

今年出了不少地王,这些地王的楼面价很高了,那开盘价肯定是更高,有些人基于这个认识,认为房价一定会继续涨。按此逻辑来讲,房价肯定是涨。

如果把今年的市场环境放到明年,那上面的说法正确,不仅地王开盘会涨价,连地王周边的楼盘都会跟风涨。但我们要看到一个变化,就是大政策和大环境的变化,就象一口池塘,水多时会有大鱼,水少时,大鱼就得死,小鱼才能活下来。

明年房价一定不会大涨,甚至连小涨都不允许,而是保持房价理性回归到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水平上。原因有三:

一是目前的房价,是在炒作的市场中涨起来的,一年涨了50%-100%,这是正常的涨吗?去年这时候,除去少部分楼盘因为优质资源,价格达到一万多甚至有接近两万,多数楼盘还在几千元,鲜见上万的。一年时间近乎翻倍,除了炒,拿出一千个理由也解释不清楚。

二是目前的房价,已经严重脱离了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房子不仅仅是有钱人炒的,更是要给千千万万普通人住的,目前普通人的收入水平能轻松支持这么高房价的,有多少?即使穷尽一切凑够了首付,以后生活怎么办?一个城市光靠高房价发展,那不等于杀鸡取卵吗,老百姓靠什么来消费。

三是目前政府也已经认清了中央调控的决心和力度,已经不再心存幻想,认认真真的落实调控,相信在这么严厉的调控下,没有哪个城市愿意当出头鸟,别人调控的好好的,你跑出来冒个泡,这不是找不自在嘛。问不问责且不说了,起码这语论压力也够受的。

说到这儿,有人又要反驳了,那开发商也不是傻子,花高价拿地不可能赔本啊,是不是傻子,这个问题不用问,肯定不是傻子,但做生意就这样,有赚有赔,谁也不想赔,赔本都是无可奈何的事,谁让你看不清市场形势呢?政府不是一再提醒过吗,你不听,偏要高价抢。至于赔不赔,你这是生意,政府不能保证,更不能让老百姓来保证开发商必须赚啊。因为老百姓也不是傻子,哈哈。

所以,开发商能不能赔,这个事要看开发商自己怎么办了。是选择小赔快跑,还是选择硬挺长线出货,那就看开发商自己的实力。有人还要反驳,地王价那么高,周边楼盘肯定会涨价卖,还是那句话,放在今年上半年可以,但放在明年市场环境下就不灵了,明年开发商一定是自私自利,相互拆台的,不跟你地王攀价格了,你地王高位站岗去吧,我趁着和你价格差的优势,赶紧跑货回笼资金是王道。

所以,明年地价应该是个缓慢的下坡形趋势。只有我拿的地比你便宜,我才能比你卖的好,跑的快,真要套了,也只能套高的,肯定是套不住低的。

三、明年能不能买房?

肯定能买,不过要看怎么买,刚需以自已工作生活为中心划个圈,十公里为半径,在这个圆圈里找适合自己的。

不要被这个利好那个利好迷惑了自己,其实真正利好的,就是房子住着舒心,工作生活都方便。至于投资炒房,自己看着办吧。

你对2017年的合肥楼市有什么看法,或者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供稿与我们分享。返回合肥365淘房>>

  • 独家团购
  • 订阅楼盘优惠

热门楼盘

热门专题

更多精彩观点
  • 中国合肥第七届房地产金穗奖网络评选

  • 合肥8宗揽金76.5亿元

  • 合肥市区重启限购!

  • 读懂城市记忆 金隅老物件征集落幕

365直播

进入直播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