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5淘房APP下载
    微信扫码一键淘房

@群主,您看二手房涨多少合适?

来源:365淘房 2020-11-11 07:56

手机看资讯

关注微信看猛料

     365淘房 合肥站  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我第一次租房是在经开,比较老实,也遇见了一位老实的中介,看完房子就决定租,问中介能否尽快签合同,他一脸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会儿,然后问:小姑娘,你不跟我砍砍价吗?

这是租房

下面是买房

昨天听来的一段对话,年轻人定了政务区凯旋门的一室,正跟房东面对面准备签约,房东面带微笑,说:看小伙子你这么有诚意,我就给你少一点,不多要,就涨10万

哈!涨10万……

1 临时起意涨10万,得有资本

前者是自身经历,无甚槽点,面对合肥庞大的租赁市场,选择面广、流动性强的租客绝大多数时候都能拿到交易的话语权。

而后者,二手房成交时话语权在谁手里?一目了然。

或许掺杂了调侃成分而稍有夸大,但不得不承认,在政务区紧俏的二手房市场上,一口气涨10万的或许不常见,但高于挂牌价3-6万的绝不会少。

比如上列随便截出来的成交记录,10月6日安粮云水居一套4室以480万的总价成交,高于挂牌价10万元;10月中下旬,凯旋门二期、乐富强御龙湾都成交了一套高于挂牌价5万元的三室……

其实,对于房东来说,尤其是在政务区这样真正的价值高地,房东们想要以最大获利空间出让房子这无可厚非,对于受让人来说,后期再想要流转也不会出现什么大的阻力

但众所周知的是,不是每一个区域都有政务区这样的保值、增值能力。而令人诧异的是,似乎不是每一个房东都有这样的认知。

2 空穴来风?秒涨40万!

这个月8号,我们的同事跟踪了一篇关于北师大教育集团要落户合肥的新闻参见安徽楼市文章:北师大与合肥共建一校一院两基地!)。

当然对此进行报道的媒体绝不止我们一家,各大V几乎都有所提及。释放的信息也不外乎“北师大附中或落户高新、方兴西”、“北师大教育集团将在肥实施中小一体化办学”……

对于一家房产媒体来说,这样的利好信息属于很常规、很常见的内容,甚至对于“或……”“将……”这样尚未100%确定的信息还存有一定的不安心里,生怕误导读者

但,对于一些特别“敏感”的读者来说,他们自我抓取、筛选信息的能力总是“很惊人”。

报道中提及“北师大附中或将落户高新”、“方兴西片区意向与北师大教育集团合作办学”。

随后,高新方兴西一小区二手房房东立刻开始抬价,8号的新闻,8号抬的价。

涨价房源是望江台小区一套132㎡的三室,9月初挂牌时总价是264万,单价2w/㎡,比小区均价高出2700元/㎡不到,属于正常的挂牌价。

随后,经历了两次猛涨:10月6日涨价47万,11月8日涨价40万,总价来到了370万,单价超过2.8w/㎡,比小区均价高出1w/㎡有余。

第一次抬价的原因尚未可知,还在查询中。但最近的这一次,原因十分明朗👇👇👇。

图|根据真实信息一比一制图

在我知悉的聊天内容中,首先是该小区一业主以类似调侃的口吻道出了“北师大附小+附中”落户方兴西对于小区房价的催生作用。(提醒:此为业主聊天内容)

随后,该群的群主就表示“刚刚”让平台把价格抬到了2.8w/㎡;接着又有人附和道“等中学开建直接提升3w+”;未来还能涨到5w+……

至此,该小区未来5-10年的房价涨势在十几秒的谈笑间清晰可见:

北师大附小附中要来了,单价涨3000;

学校开建了,涨2000;

成功被划进学区了,涨5000;

学校成绩名列前茅了,涨10000……

慢慢来,靠着北师大附小附中的溢价效果,小区单价破5不是梦。

是不是顿时充满了希望?那么泼冷水的来了。北师大尚未确定落户方兴西,新站区也在争取。

就算如愿落成,能否被划进学区、名校招牌来到合肥还能不能发挥出实质的影响力还是尚未可知。

信息还飘忽不定的时候就开始预支未来的价值,这样的做法真的还符合规律吗?

3 渐成常态,房东话语权上扬

泛起的所有涟漪终将归于平静,毕竟也不是第一次被这类事件惊讶到。

就在10月收官土拍之后,滨湖金融板块的一宗地被佳兆业高自持竞得,激起该地块周边一批二手房东率先涨价20万

可以说意图很明显了,冲着新房还没出来,先收割一波正在观望的购房者。

也有高新区的房东受到蝴蝶效应的影响,认为滨湖这种涨价逻辑可以借用,临时告知中介把房源抬价并只挂不卖,导致该中介失去正在接洽的购房者。

随后,我也在该中介发布的短视频中了解到,涨价的房源实际上并无优质学区或其它过人之处,属于单纯地“炒”期待值。也难怪该中介在视频中愤声指责房东“没有自知之明”。

这种现象也并不是只有合肥才有,前两天就刷到了杭州某小区的“房价指导群”。

业主们不仅对小区的房价做出了具体的“规范”,还禁止部分挂价低的中介进入小区,这也直接引起相关中介协会作出了对应的措施:您禁止一部分,我命令全部人,不能双赢,那就耗着。

实际上,这种现象早已有之,只是早期的作用并不明显

在中介帮衬、开发商宣传、市政引导等众多影响力中,这些“房价指导者”对房价的影响力还并不明显。

不知道从何时起,这些指导群越来越多,出现得越来越频繁,甚至渐渐开始决定着整个小区二手房成交与否,还能指导中介、影响开发商……

似乎,他们越来越能掌握二手房市场的话语权,但这些基于逐利心产生的影响力,是不是有些失去了逻辑、脱离了实际?

 

结语

很多时候,大家对于这种“房价指导者”的态度都是“存在即合理”,甚至还有人说:认为这种行为不公平的应该都是没房的人。

乍一看很符合常人心理: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但是,葡萄到底酸不酸并不是非要尝一口才知道,培育者不用尝就知道,旁观者多听多辨多思考也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

买房也是如此,很多接盘侠也是在买过房子几年之后才知道自己被割了韭菜。房价到底合不合理,很多人心里都有数。

 

返回合肥365淘房>>

  • 独家团购
  • 订阅楼盘优惠

365推荐

换一换

热门楼盘

热门专题

更多精彩观点
  • 蜀山有房东挂牌冲上3.8万/㎡!

  • 合肥土拍成交57亿!

  • 房价相差近2万/㎡!二手房分化严重!

  • 合肥楼市最新库存曝光!

365直播

进入直播频道

成交7宗地揽金57.44亿元!

合肥9月24日土拍7宗地全部成交,揽金57.44亿元!

...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