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买房,有任何疑问欢迎拨打400-8908-365-505,咨询房博士。
全国楼市调控呈高压态势已半年之久,虽然调控效果已逐步显现,但今年以来,各地楼市调控政策依然在频繁加码。
▶年内调控超215次,百城房价涨幅13.6%◀
据数据统计,年内房地产调控超215次,为实现房地产行业房价的维稳,相关部门进行多次针对房价的调控,今年前4月全国百城房价涨幅为13.6%,该特征持续了28个月。
目前仍处于房价相对偏高的阶段,在相关政策的出台,调控政策的深入落实后,一些城市的房价会有降温的可能,对于各类炒作现象,后续也需要严加管理。
各地官方房地产信息网等专业平台数据显示,一线城市已连续6个月累计涨幅低于5%,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46566元/㎡,同比上涨了1.6%。
受调控政策的限制,整体涨幅数据处于偏低位,从数据趋势看,近期出现小反弹,与产品的结构因素有关,风险并不大,而一线城市对于房价的稳定重视度较高,及时调控,尽量避免房价出现较大的涨幅差距,保持房价的稳定发展,积极落实相关购房政策。
当前一线城市方面,数据显示,已经6个月低于5%,在后续集中供地的政策影响下,房价将进一步趋稳。
二线城市方面,数据显示,1-4月份,32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17390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3.2%。
三四线城市方面,数据显示,1-4月份,64个三四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12750元/平方米,同比上涨8.5%。
相比一季度的房地产调控, 4-5月的房地产调控继续全面升级。其最主要的特点是:住建部约谈、整顿中介、经营贷、土地供应,另外针对名校房的政策全面升级。
▶合肥楼市调控升级成效初显!◀
为遏制投机炒房,各地动作频频。
如今,全国加码楼市调控“一天一策” 强力“输出”缓解楼市躁动,平均一天发布一条房地产调控政策信息,这是今年以来中国楼市的现状。
4月调控的紧箍咒降临,楼市拐点出现,合肥新房二手房房价涨幅情况如何呢?
1、合肥新房、二手房涨幅现状
房价起起伏伏,虽然涨幅有所收窄,但是房价总体上依然呈现出向上发展的姿态。
①、新房价格环比上浮0.5%
据房价数据显示,4月合肥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6.8%。
3月合肥新房价格环比上浮0.7%,同比上浮5%。
可以看出,经历了一个月后,新房环比上浮指数有所降低,不过同比依旧较高。
②、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浮0.5%
4月合肥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6.3%。
3月合肥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0.8%,同比上涨6.3%。
新房与二手房数据相同,环比涨幅指数有所降低,但同比没有变化。截止到目前,合肥新房、二手房连续11个月“双涨”。
那么,合肥房价这几个月来,为什么依旧处于上浮趋势?
这与合肥多个区域的“房荒”问题有关,新房库存减少、高层房源短缺、供地较少,使得合肥的房价出现上浮。
2、新房市场降温
据不完全统计,新政发布后的两周,合肥市场几乎停止了新房供应。
而在推盘方面,首先,推出的房源,环比大幅下跌。这也和多数项目,特别是市区热盘,陷入观望状态有关,很多都在推迟开盘。
其次,开盘的项目中,不再是那种盘盘售罄的局面了,一些非热点区域楼盘,甚至出现了开盘去化仅1成的情况。
有业内人士分析,未来合肥可能会出现一批“摇号但卖不完”的楼盘。
3、二手房成交降4成
合肥市中心城区主要集中在西南部,目前均价在1.6万/㎡左右。庐阳区、蜀山区等老城区学校集中,名校房价格较高。
新政之后,中介普遍表示,从去年开始当地楼市行情火热。近期限购新政出台后,成交量出现了大幅下降,房东和购房者普遍处于观望状态。
从近十周合肥二手房成交均价走势来看,近两周,蓝色曲线代表的限购区的价格出现明显下降。
庐阳区某房产中介表示,这一个月就卖了一套房子,去年涨的时候成交量不低,也就是新政出来以后低了。
政务区某房产中介也表示:新政出台后,近期每天的带看只有1-2组,而年前却是每天至少4-5组。
4、名校房热度下滑
在安徽合肥公布房地产新政八条后,最受舆论关注的,应该是针对名校房的“限购”政策。规定同一套住房,6年内只享有学区内1个小学学位,3年内只享有学区内一个初中学位。
政策一出,对名校房市场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
可以看到,新政之后,合肥名校房成交数量明显减少了。而且成交周期也在变长。
而且,市场上价格过高的名校房也开始回归正常。
结语
房价上涨跟市场供需关系等都有影响,调控的效应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呈现。部分重点城市市场交易、房价均已有所降温,随着调控政策逐渐发酵,预计接下来房价涨幅或将趋缓。而集中供地更多的是放长线,等到房子大量入市之时,市场需求压力也会大大缓解,从而实现稳房价目标。
返回合肥365淘房>>
在合肥买房,有任何疑问欢迎拨打400-8908-365-505,咨询房博士。
温馨提示:本平台所展示的各项信息来源于各类公开信息、开发商或代理商提供信息,以及售楼处和相关场地的人工采集信息等,仅供平台交流、参考之用。考虑到信息公开和采集的时效性及局限性,以上信息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或错漏,为保障您的权益,请在参考和实际使用具体信息时,务必注意向开发商及相关人员核实确认后再决策。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