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淘房 合肥站 4月5日,合肥升级楼市调控政策,发布了房地产“新政八条”!
对于合肥这次新政细则的出台,朋友圈也是清一色的刷屏!从昨晚开始,朋友圈99%的内容都是合肥调控升级。
对于合肥这次的楼市调控,可以用众望所归来形容。
从去年底开始,楼市热度开始不断升高,投资和投机现象比较明显。对于这种情况,合肥有关部门也是在去年底就有开会进行讨论,而新政内容大致在今年初就已经拟定好了。
新政出台的时间也是很巧妙的赶上了清明假期,可以大大的降低此次事件的影响力。不管怎么说,合肥调控这只“靴子”总算是落地了。
通过新政内容来看,也是涵盖了很多方面,包括土地、新房、二手房、法拍房、名校房、贷款等,所有能够用来炒房的渠道全部给堵住了,可以说是威力巨大。
更有专家认为,合肥这次新政是自疫情过后这轮楼市上涨调控政策里,全国范围最严城市调控之一。
下面来看看合肥房地产“新政八条”包含哪些内容!
合肥发布房地产“新政八条”,剑指过热名校房、新房,新房实行摇号+3年限售,二手房合肥市区范围内暂停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该市户籍家庭在限定区域和其他区域指定学区范围内购买二手住房。
对此,合肥市相关部门对重点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我们也来详细的看看各条政策带来的影响!
看点
01
2021年居住用地供应量上涨10%
合肥本轮的市场行情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供需矛盾所致。
2020年合肥含居住类用地成交量下滑近四成,2020年下半年以来热门区域热度逐步回升,成交量涨幅明显,土地补给量下滑,另外热点区域出让地块自持比例较高,进一步减少市场有效供应,个别热门区域出现不同程度的“地荒”“房荒”现象。
针对这种情况,“4.5新政”最先要求的就是提高土地供应量,通过居住用地供应和加大加快租赁住房建设是抑制房价上涨的一个长期手段。
随着供地的增加,以及“两集中”政策的出台,未来合肥区域新房“房荒”的现象将会大大好转,购房者选择的机会更多,置业门槛也会大大降低。
但是,通过近一年的土地成交来看,目前竞自持面积占比越来越高,即便今年土地总体供应上浮了,在实际可售供应上,增量也不会那么明显!
安徽省房地产研究会秘书长汪远认为:
目前竞自持的比例已经超过了50%,且没有上限,每年按季度供应,这些都会导致土拍市场火热,房企拿地难,增量增幅有限甚至没有。
王秋燕认为:
随着土地供应量的增加,短期内可能会缓解“供不应求”市场预期,但个别热点区域土地可能仍将存在”高自持率”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市场有效补给量。另外,从拿地到预售仍需要一定的市场周期,短期内热点区域”供需矛盾”仍将存在。
看点
02
二手房限购直指名校房过热
八条房产调控新政中,第二条规定了成套住房的入学年限为:在合肥市现行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基础上,实行同一套住房,6年内只能享有学区内小学1个学位,3年内只能享有学区内初中1个学位,多胞胎、二孩等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情形的除外。
在此入学年限规定下,合肥为精准打击部分区域二手住房和名校房炒作行为,进一步收紧部分区域二手住房限购政策,暂停市区范围内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合肥滨湖新区、政务文化新区、高新区和其他区域指定学校的学区范围内购买二手住房。
其中,学区范围以2020年教育主管部门学区划分方案为准,后期学区划分若有调整,则限购范围对应调整。
同时,根据房地产市场交易监测情况,对出现异常交易的区域适时调整二手住房限购范围。调整范围由合肥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对外公布。
在我看来,“9年学位制”等于锁死名校房,二手名校房将会出现快速降温的现象,交易周期被拉长,也会缓解名校房涨价的速度。
而政务、滨湖、高新限购,势必会使购买力向瑶新北及三县挤压,这样也会使合肥出现市场均衡化发展的情况,持续去库存。
那么,热点区域、热门学区的限购,是否会造成这些区域短期内符合条件的购房者集中涌入,推高房价?
凌斌认为:
据有关方面调查,市场上有部分不良中介机构握有二三十套名校房,他们利用经营贷全额购买,再通过高卖高买,误导名校房业主和为子女学业焦虑的家长。相信在短期内名校房房价暴涨的情况会有所降温。
汪远认为:
政府出台政策的初衷并不是不让房产交易,合理的购房需求还是要保护的。我愿意相信符合条件的购房者绝大部分还是真正无房的刚需购房者,他们购房相对理性,所以价格短期内不会被推高。
看点
03
新房“摇号+限售”恢复市场平稳预期
对新房领域,合肥市调控新政实行市区热点楼盘“摇号+限售”政策。其中,“摇号”先满足刚需,再面向普通购房者;“限售”政策规定取得不动产登记权证之日起3年内不得上市交易。
根据合肥市相关部门的解读,合肥市自今日起登记购房人数与可售房源数之比大于(含等于)1.5的热点楼盘,均应实行摇号销售,由开发企业委托公证机构予以公证。
实行摇号选房:
第一步,进行选房资格摇号。首先由刚需购房人进行选房资格摇号,再由普通购房人进行选房资格摇号,刚需购房人在本类别选房资格摇号未中的,可参与普通购房人选房资格摇号;
第二步,进行选房顺序摇号。由获得选房资格的购房人统一进行选房顺序摇号,按顺序依次选房。登记购房人、摇号选房人、合同签订人须保持一致,不得变更。具体摇号办法另行规定。
刚需购房人须满足以下条件:
(一)登记购房人符合我市住房限购政策的;
(二)登记购房人及其家庭成员在市区范围内无自有产权住房,且在意向登记之日前无住房转让记录的;
(三)登记购房之日前3年内拥有市区连续缴纳2年以上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的;
(四)登记购房人登记购房之日时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
从名校房入学年限调控到新房“摇号+限售”政策,应该讲是能够给刚需购房者一个非常平稳的心理预期。
不过在调控中并没有提及首付比例的问题,目前合肥不少楼盘高首付比例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也给刚需置业带来较大的压力。
不过长远来看,随着土地供应的增加,市场竞争的加大,首付比例回落也是必然现象。
另外要提醒一下35岁以下还没买房的刚需,这次的政策对你们是一大利好,之前不敢想的楼盘,这次可以去碰碰运气了。
万途营销总经理孙宜庆认为:
政策出台首先对市场预期产生了很好的抑制作用,其次,也的确会把整个合肥楼市的投资客和其中一些泡沫挤出市场,对于合肥楼市健康稳定是有很大的好处。
另外,对于这个购房者来说,不管是未来土地供应增加,还是市场的健康稳定,也是我们作为从业者最希望看到的。政府这时候出手,也是刚需购房者出手的最好时机。
看点
04
严查经营贷等违规流入房市
合肥市房产调控新政,将住房贷款审慎管理单列一条,规定加强个人住房贷款首付资金来源、最低首付比、偿债收入比、贷款资质的审查,严查经营贷、抵押贷流入房地产市场行为。
此前从省银保监局获悉,我省已开始按照银保监会、人民银行的部署,对全省经营贷、抵押贷等违规流入房市、股市进行严查。此前,合肥曾有银行传出收回一笔接近300万元违规流入房市的经营贷款,并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调查。
对于利用经营贷炒房的投资客来说,这条路是堵上了。而且监管部分对于银行的监管也会更加严格。全民炒房的时代彻底终结!
凌斌认为:
合肥市是国家调控下的重点城市之一。合肥市银行住房贷款的集中度管理,合肥是有困难,可能需要2-4年的时间,才能够降到国家要求的范围之内。需要合肥市的金融部门转变思路,切实支持中小微和实体经济的经营性贷款资金的需求。需要银行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尽快把集中度管理的政策落实到位。
看点
05
“法拍房”将纳入限购范围
随着涉房司法案件拍卖的公开,市民经常能够看到合肥热点区域房源在网上竞价的新闻。
由于此前合肥市“法拍房”未纳入限购范围,导致少数购房者通过法拍规避限购等政策。
合肥市今日起实施的新规中,规定对市区范围内通过司法拍卖或招投标中心公开拍卖方式取得商品住房的,均应符合合肥市住房限购政策。
合肥学习了上海法拍房限购,可以有效的堵住炒房的漏洞,降低购房者的恐慌心理。
看点
06
价外加价等乱象市民可举报
合肥楼市新政再次明确严厉打击各种房地产市场乱象,严禁房地产销售中任何形式的价外加价等行为,严禁通过网络、自媒体等煽动房价上涨,并公布了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等五部门举报电话,鼓励市民和社会各界认识举报违法违规行为。
在这方面,合肥市管理部门在这方面已经采取了不少措施,包括约谈了一些违规的自媒体、网站、网民,打击了所谓的房价指导委员会投资炒作行为等。
针对“号头费”这种现象,合肥市公开悬赏,如果有市民发现并且将证据交给相关部门,那么合肥市将一定会严厉打击这种违规行为;不允许中介对二手房进行炒作、相对较高价格的房产下架等要求。
市场的稳定才是发展的根本,对于市场乱象,市民们也要发扬“朝阳市民”的精神,积极的举报市场乱象。(举报电话: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0551-62638155、市市场监督管理局0551-12315、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0551-63755781、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0551-63537738)。
看点
07
5日前在途交易仍执行原限购政策
合肥市明确,在途交易符合以下情形的,按原限购政策执行:
1、4月5日(含当日)前已通过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存量房网签系统签订存量房买卖合同的;2021年4月5日(含当日)前已签订认购协议并能提供定金或购房款转账有效凭证的(不含现金支付);
2、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出具的法律文书确认个人住房转让的,法律文书裁决日期在4月5日(含当日)前的;
3、4月5日(含当日)前,已进入司法拍卖竞价环节的。
结语
合肥楼市期盼已久的新政终于落地,家里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市民可以放下炒房的幻想了,努力工作吧!对于刚需来说,目前是个不错的置业良机,热点楼盘也有了凭运气摇号的资格。而一些非热点区域的价格洼地也会逐渐填平。
返回合肥365淘房>>
温馨提示:本平台所展示的各项信息来源于各类公开信息、开发商或代理商提供信息,以及售楼处和相关场地的人工采集信息等,仅供平台交流、参考之用。考虑到信息公开和采集的时效性及局限性,以上信息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或错漏,为保障您的权益,请在参考和实际使用具体信息时,务必注意向开发商及相关人员核实确认后再决策。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