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秋天,乾隆帝八十寿诞。
入宫贺寿的官员、乡绅、商人熙来攘往。从西华门到西直门外的高梁桥,每隔几十步就搭设一个戏台,数十个戏班在皇帝面前倾力献艺。在这场戏曲联欢盛宴中,来自徽州的“三庆班”独领风骚,深得宫中人士赞赏。三庆班一战功成,四喜、启秀、倪翠、春台等一众徽班也相继进京,京城一时人人争睹,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徽剧进京。
三庆戏院 |
徽剧作为国粹京剧之母,正是始于那时。不但如此,徽剧还影响了全国四十多个剧种,说徽剧是中华戏剧的天下归宗,恐怕也不为过。
徽剧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对它的传统叫法是“徽调”“二黄调”,而“徽剧”的名称确定是在1949年之后的事。徽剧诞生后,逐渐走出徽州四处传播,这其中,徽商作为幕后推手,对徽剧的广泛流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徽剧演出 |
四处奔走的徽商,在长年经商生涯中远离故土,总爱听听乡音以慰乡愁。每逢事务闲暇、年节之际,徽商便张罗家乡的戏班子唱戏,“只几句拖腔压板的徽州官话,足慰平生”。
明清两代,江南各地的徽州富商,兴起重金蓄养“家班”之风,从乾隆年间始,扬州著名戏班一半以上是徽商的家班。作为戏班子的金主,徽商以强大财力支持了徽剧兴旺。
明清两代徽班灿若繁星,各显能耐,其中有四个最负盛名、后来活跃于北京剧坛的徽班,后人称其为“四大徽班”,分别是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和春台班。
其中,三庆班和春台班都是正统的徽商“家班”。三庆班由盐商江鹤亭组建,春台班由江春创办;有名角高朗亭、名旦郝天秀、杨八关等做台柱子,聘请词曲名家指导,名角登台动辄赏白银数百两,春台班甚至高达一千两。
徽剧扮相 |
四大徽班各有千秋,时人称颂道:三庆班的轴子,四喜班的曲子,春台班的孩子,和春班的把子。按如今的话就是:三庆班整本大戏水平高,四喜班的昆腔唱得好,春台班的童伶演得妙,和春班武戏最火爆。
脍炙人口的徽剧进京,催生了京剧诞生,所以徽剧被称为京剧之母。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随着京剧勃兴,抢走了徽剧曾经的风头。很多徽班演员“弃徽投京”,导致徽剧后继无人直至衰落。在1951年进行的老艺人普查登记中,徽戏艺人仅剩72人。
徽班 |
好在,珍贵的文化遗产终会被历史收藏,自上世纪中叶以来,安徽省徽剧团、徽州地区京徽剧团等机构陆续成立,保留了徽剧重新兴旺的火种。徽剧在当下的时代,迎来逆风绽放。
徽剧演出 |
如今在徽剧的诞生地黄山,蓝城步入这片孕育了无数珍奇文化的土地,承载着复兴徽州文化、重焕时代风采的使命,匠心营造一座山居康养小镇——蓝城·黄山云栖桃源。在山水环绕之间,蓝城将徽州文化、山居之道、康养时尚融于一身,为城市中的当代名士搭建了一处栖身归心的美好桃源,引领了世界山居康养生活的滚滚风潮。
蓝城·黄山云栖桃源合肥城市会客厅已风雅绽放,诚邀全球贵宾莅临,共鉴徽风雅韵!
返回合肥365淘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