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资讯
关注微信看猛料
⬆ 摄影 孟多多
曾经,基础薄弱,默默无闻。如今,一鸣惊人,举世瞩目!
合肥曾是个不起眼的城市,身为省会,却因发展慢而被戏称为“中国最大县城”。2008年,合肥GDP为1665亿元,还不及嘉兴。然而近十年间,合肥却一路“跨栏”式奔跑,接连赶超8座省会,经济增速领跑全国!
发展速度还是表象,合肥经济发展的高质量更令人叹为观止!
近年,合肥重大原始创新成果“花开不断”、高新产业集群异军突起、顶尖科技人才加速集聚;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世界制造业大会永久会址也先后落户……外界惊呼:黑马合肥!
如今的合肥,收获了一项项桂冠——“全球增速最快城市”“中国近十年最成功的城市”“东方硅谷”“创新之都”……人们又不禁连连追问:为什么是合肥?
每个城市的成功,总有其路径可循。波澜壮阔的变革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创新密码?本报记者深入合肥,感受其创新魅力,触摸其发展脉动,追溯来路,远眺未来,全力解码创新崛起的“合肥路径”。
合肥故事
直击痛点“缺芯少屏”
从“无中生有”到世界第一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令许多城市遭受冲击,合肥却从中抓住了千载难逢的逆袭机遇。就在这一年,合肥全力引进了京东方——这个合肥工业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大项目。
此前,合肥工业基础薄弱,尽管3年前就提出要工业立市,但传统产业发展路径显然不足以支撑长远发展,合肥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蓄势谋求“关键一跃”。
恰恰彼时的京东方也还处在困顿之中。尽管京东方瞄准中国工业“缺芯少屏”的痛点,经多年自主研发已掌握新型显示核心技术,但项目真正落地却面临难题——资金从哪里来?投产后能否从日韩垄断中成功突围?市场前景尚未可知,当下却已面临巨大资金缺口。
上马京东方项目
在当时看来无异于一场“豪赌”
只能是勇敢者的游戏。在全国几个意向城市中,合肥表现出最大的决心和诚意,也给出了最真金白银的支持:在年度可用财力只有100多亿元的情况下,合肥毅然承诺,为京东方提供90亿元资金支持!为此,合肥在全国首创了一种政府领投、社会资本参与的新型投融资模式,全力支持京东方项目。此外,合肥市政府、新站高新区在行政审批、要素保障、公共配套等方面都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各级领导调度机制,无障碍解决京东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合肥是京东方的福地!”京东方科技集团副总裁张羽说。2008年,京东方正式在合肥启动,并从此深深扎根,不断追加投资,深耕布局:从国内第一条六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到8.5代生产线,再到全球首条第10.5代TFT-LCD生产线;从显示屏到智能工厂、数字医院……仅京东方一家企业,10年间在合肥累计投资已超1000亿元!如今,京东方的液晶显示屏出货量已稳居全球第一,使国内1台32寸电视由1万多元降到了千元以下。
京东方的龙头效应,也直接带动了相关产业集聚。合肥市、新站高新区趁势而上,出台专门的产业发展政策,全面完善配套服务,吸引上下游企业纷纷入驻。“仅在金融支持方面,合肥芯屏产业投资基金预计将募集不低于230亿元。现在园区内已集聚相关规上企业80多家,去年产值700多亿元。”合肥新站高新区经贸发展局综合处处长范宏说。
十年间,合肥高瞻远瞩
携手京东方全力破解中国“缺屏之痛”
在新型显示产业史上从“无中生有”做到世界第一,演绎了一个从跟跑、并跑再到领跑的“合肥故事”,被外界誉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典范。2011年,国家领导人在合肥参观京东方时,曾亲自点赞项目建设的“合肥速度”、融资创新的“合肥模式”!
历尽艰辛实现“从0到1”,再做足文章谋求“从1到N”。显示器需要芯片驱动,于是,合肥又花大力气引进投资128亿元的集成电路龙头企业——晶合晶圆制造,并沿着产业链条招大引强、补链强链,实现了“从沙子到整机”的整体布局,无中生有地在合肥打造了一个世界级的芯屏产业集群!
“芯屏器合,驱动世界!”如今,合肥新站高新区已底气十足,新型显示、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四大主导产业占比九成以上,“高新”二字实至名归。
就在数天前,华为发布5G折叠屏手机,而其应用的“柔性屏”将京东方再次推上浪潮之巅。“合肥有个京东方”,未来,合肥有望在全球新型显示产业继续领跑全世界!
⬆ 摄影孟多多
“家电之都”智造升级
合肥跻身中国制造第一方阵
一方面,敢于无中生有,超前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另一方面,立足从弱到强,精准扶持优势产业迈向高质量——合肥产业升级路线图清晰可辩。
合肥家电产业演绎的逆袭故事
同样精彩绝伦!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合肥依靠荣事达、美菱、天鹅等本土知名品牌,在全国家电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但彼时还并不冒尖。为了做强做大家电产业,合肥市市长曾领衔做了3个月专题调研。“2005年合肥实施工业立市战略之后,我们开始抓住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聚焦家电产业出台‘大发展’政策,开展‘大招商’。”合肥市经信委经济运行处处长彭陶说。
政策、区位、配套等多重优势叠加,国内外知名家电品牌纷纷落户,如今合肥已引进国内几乎所有家电巨头。“承接产业转移,并非捡到篮子就是菜,我们以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推动家电产业智造升级。”彭陶说。例如,大力实施“万千百创新工程”,即推进建设万条数字化生产线,千个数字车间,百个智能工厂。为加速完善产业生态链,提升产业服务水平,合肥连续举办12届“家博会”。
产业集聚,智造升级
引领合肥家电产业闯出新蓝海
在传统家电已现颓势的情况下,合肥家电产业却保持高速增长。2011年,合肥家电产业产值一举突破千亿元,成为该市第一个千亿产业。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合肥已连续超越青岛、顺德,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去年,合肥家电“四大件”产量达到7000万台套,市场份额连续8年居全国之首,合肥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家电之都”。
据介绍,到2020年,合肥力争培育形成2家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1家突破300亿元、3家突破200亿元,4家突破100亿元的大企业,形成种类丰富、品质优良、配套完备、物流发达的世界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家电产业,已成为“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一张亮丽名片,助力“合肥制造”阔步走向世界。
近年,合肥规上工业总产值从“千亿”飞速跨向“万亿”大关,十年间增长10多倍,工业总量从“后进生”一举跃进省会城市前十名。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优势产业为主导,“黑马合肥”还在持续发力,加速快跑!
⬆ 摄影 孟多多
来源:合肥市广播电视台
返回合肥365淘房>>